池莉女儿不愿顶母亲光环 新书发布不要母亲出现网

推荐人:心情故事网 来源: xqgsw.com 时间: 2023-10-13 06:10 阅读:
池莉女儿表示:“不愿罩在母亲光环下”

日前,知名女作家池莉之女吕亦池带着她的首部译作《致我离家出走的女儿》来到上海书城。同为“文二代”的叶兆言之女叶子为好友捧场,也来到现场。

像!真太像了!面对台下窃窃私语,在样貌上与母亲如出一辙的吕亦池感到了一丝尴尬,她直言听到书城广播里一遍遍播出著名作家池莉之女的称呼,不由心里一阵发抖。但独自在海外求学多年的她,迅速平静下来,老练地将人们关注的焦点拉回书本身。当然,她和叶子不约而同谈到自己的父母和身为作家后代的苦与乐。

译稿让母亲大吃一惊

由译林出版社引进出版的《致我离家出走的女儿》是一封母亲写给女儿的忏情之书。15岁女儿在生日前夜和父母大吵一架,一气之下离家出走,内疚的母亲在万分焦急的等待中,提笔书写了一封给女儿的信。有意思的是,这本以女性口吻叙述,讲述母女沟通的小说,其实是出自一位男性之手。《致我离家出走的女儿》是作家乔治·毕肖普的第一部小说。

与此十分相似的是,2008年池莉曾为女儿吕亦池写作了一本记录她成长的书《来吧,孩子》。《来吧,孩子》也被看成是池莉写给女儿的一封长信。于是出版社灵机一动找来正在英国留学的池莉之女吕亦池,希望她能担纲《致我离家出走的女儿》的翻译。

乍听此事,池莉说自己并不同意。“她还是名学生,而翻译则是一件很有学问的事。”但等到女儿将翻译好的稿子拿给池莉看时,池莉大吃一惊。“完全超过我的想象。她虽然没有从文,但是她的译笔很文学。”池莉成了女儿这部译著的第一位读者,还在第一时间帮她改掉了错别字。

发布会前,吕亦池在和母亲池莉一同从武汉赶往上海的路途中,就跟母亲说好,明天的发布会你不要出现,因为这是我的事。从小到大,凡事都尊重女儿的池莉,果然一直等到签售环节才露面。让“文二代”简单描绘自己的名人父母,叶子说,她的父亲叶兆言是“务实、纪律性很强、顾家的男人”。而在女儿吕亦池眼里,池莉则是“很能做家务的作家”。

不愿顶着父母光环

尚爱兰之女蒋方舟、李锐之女笛安、赵长天之子那多、刘墉之子刘轩、莫言之女管笑笑、叶兆言之女叶子,苏童之女童天米……近年来,一个又一个“文二代”在文坛显山露水。他们的头顶上,顶着与生俱来的父辈光环,在进军文坛的路上,总面对世人心头疑问,“文二代”究竟有多少实力?又在多大程度上沾了父母的光?

今年摘得“华语文学传媒大奖”最具潜力新人奖的笛安,其父亲李锐曾获“赵树理文学奖”、“法国文学与艺术骑士勋章”,母亲蒋韵是山西省女作家协会会长。笛安获“华语文学传媒大奖”新人奖时,发表了一篇感人的获奖感言,却惟独没有提到她的作家父母。“在公开场合里我从不提及父母,这是我从出道那天起,父母给我立的规矩。我不会公开说到他们,他们也不会在公开场合说我和我的作品。我不愿顶着他们的光环,我的人生需要自己去闯。”

无独有偶,上周末池莉女儿吕亦池在书城签售时也表示,小时候有个不用上班的“怪妈妈”,搞得家中永远都有人,很不自由。而叶兆言女儿叶子也表示,家里有个写作的父亲,让她很早就知道,写作根本不是件浪漫的事。因为父亲写作时脾气总是暴躁、易怒。

赵长天儿子那多甚至对“文二代”的称呼感到有点“郁闷”。他说:“这个称呼让人想起‘富二代’,好像不是什么好词儿。但要真这么说,苏东坡、王安忆也是‘文二代’。现在大家提王安忆,总不至于一定要提茹志鹃吧。作家还是要靠实力说事儿的。”

对父母“祸害”不能认同

15岁时,吕亦池只身赴英国读书,后考取伦敦大学,现即将在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攻读社会与文化心理学硕士学位。池莉则心甘情愿成了女儿的“流动银行”,并感觉很幸福。然而,得知女儿要继续深造,池莉却不特别高兴。“我一直对女儿说,找对象是女孩子最重要的事。我甚至还给她定下生孩子的时间,不要超过23岁。”做父母的苦口婆心拐弯抹角联想到前一阵网上论坛中“父母皆祸害”的一夜爆发,让人不难理解,中国式家(不是吧阿sir是什么梗?“不是吧阿sir”这句话在一些香港的影视剧中有着超高的出场率,让人耳熟能详,因此被很多人拿来玩梗,比如大家最熟悉的“不是吧阿sir,我只是抽烟又不犯法”,在不是吧阿sir,后面加一句自己想说的话,可以达到各种效果,主要表达自己不满的情绪。 )庭教育所面临的矛盾。然而,要把父母上升到“祸害”高度,却是吕亦池不能认同的。她说:“我妈妈并没有期待过我会走上写作之路,她一直认为我可以做的事情还很多。”她认为,父母插手孩子的事,以爱的名义,带给孩子多少压力,相信“独一代”最有体会。但我们之所以成为现在的自己,难道全都因为父母而没有自己的选择吗?

而池莉更是寄语女儿:“千万不要刻意追求,或超越什么,养孩子不是模具生产,让孩子做自己喜欢的事,因为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而学者崔卫平更是在博客中表示,反对家长按照自己的意愿塑造孩子,孩子并不是家长的前传后记。“你以为经过惨痛失败来的教训,可以为孩子的成长省回不少冤枉路?其实,冤枉路未必冤枉,但走不走确是孩子的决定。也有足够彪悍的人生在按照自己的意愿‘野蛮’生长。”

本报首席记者 陈熙涵 实习生 沈绮丽

赞助推荐

#第三方统计代码(模版变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