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同山创业之路

推荐人:心情故事网 来源: xqgsw.com 时间: 2022-10-19 12:10 阅读:

姚同山创业之路

  圣牧是中国规模最大的有机乳品制造公司,目前每天可以生产制造出1100多吨有机牛奶。在我们之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有机乳品企业是丹麦的阿纳(音)公司,它的产能是一天650吨。前天中央二台播发了达能公司出资一百亿美金,在美国收购了一家有机食品公司的新闻。这是一个很大的收购事件,因此也是一条比较重要的新闻。根据新闻所播报的数字可以看出,这家有机食品公司乳制品的产能基本上仅有圣牧的50%,我们整个的生产能力、市场销量也相当于这家公司的两倍。我看到这里很兴奋,按照这个价值来评估圣牧公司的市值,肯定要超过100亿美金。这家公司叫做白浪公司,大家有兴趣也可以去查一下。

  我为什么离开蒙牛

  七年前,我离开蒙牛乳业,自主创业了圣牧有机奶有限公司。为什么要自主创业?因为当时中国乳业爆发了三聚氢胺丑闻。事件发生后,当时中国最大的乳业公司蒙牛在香港股票的市值大幅跳水,从28港币直接跌到了6块以内,缩减了80%。而我作为蒙牛派到香港应对媒体的唯一发言人,在蒙牛公司的媒体见面会上,遇到了非常大的挑战。媒体的责难自不必提,最令我感到痛心的是,有一家外媒责问到:“你们中国人将来生产的牛奶还能不能喝?”当时我也很尴尬,如何作答?如果用外交辞令,避实就虚地回答,解决不了问题。应该说,在中国最大一家乳品公司在香港的新闻发布会上,如果不能给投资人和媒体一个像样的答复和交待,可能对企业股票的市值以及股民对我们的投资信心会产生非常大的打击。并且,我还有一定的激情,所以当即回答说:“我们中国人能让航天飞机上天,就肯定能造出世界上最好的牛奶。”这是逼出来的承诺。同时我也表态说,我们回去要好好打造我们的奶源基地。

  现在大家都知道,牛奶的质量取决于奶源的质量。我们过去的生产模式是大的乳品企业从千万个小型养殖牧场或者是散养牧户手里收购牛奶,经过加工和无菌包装之后发往市场销售的,没有标准化、统一的饲养规范,没有标准化、统一的饲料配方管理以及没有标准化、统一的安全质量防疫保障,这是问题根源所在。即使我们在收购原料奶的时候有一定的质量要求,但是只要有一个收购点出现问题,整个行业就要陷入质量危机。那么在当时,我代表蒙牛承诺,回去要打造符合行业规范的奶源基地,但是大家都知道,承诺的履行是一个艰难的过程,事实上,蒙牛当时也不具备打造奶源基地的条件,更没有条件生产有机牛奶。

  有机牛奶的生产条件与认证标准是很高的,有很多要求。我做出了这个承诺,做不到,怎么办?经过了将近一年的思想斗争,我决定组织一个团队,创业去做有机奶。

  风险太大,几千年来没有人这么干

  前段时间,在人大农业学院的论坛,大家也讨论了有机农业的问题。牛奶作为一种食品,要遵循食品行业的相关准则与质量标准。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国际上就建立起了一套有严格规范的有机食品标准体系。为了达到这个国际标准,我们从内蒙西部的巴彥淖尔地区和阿拉善盟的中间地带找到了一块沙漠,就是乌兰布和沙漠。这块沙漠就是企业家协会史玉柱带领一些人马搞治沙的那块沙漠。我们选择在那里创业,建设有机产业基地,造有机牛奶,遇到的挑战也比较大。

  历史与现实的挑战

  第一,这是一块几千年来人迹罕至的沙漠地带,在任何纪录里没有找到在这里大规模开展奶牛养殖业的历史,包括牧草的种植,都是没有先例的。我52岁出来创业,很多人劝我不要去,认为风险太大;

  第二,乳品行业是中国近年来行业竞争最为惨烈的一个行业。圣牧当初作为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新企业,要想造出世界上最好的有机牛奶,还要创品牌,要在这个激烈的产业市场上创成绩,同样面临着巨大的风险,在行业竞争的情况下,“小鱼”往往会被“大鱼”吃掉;

  第三,在当时的中国,乳品业问题频仍,媒体揪住你不放,消费者的信心也降至冰点。直到现在,只要想给孩子买好奶粉的家庭,都会不惜一切代价地从国外采购。中国老百姓对本土乳品的心理障碍、信心障碍至今仍无法消除。

  专业人士不相信

  在食品行业里,最高等级的食品就是有机食品,而最好的牛奶就是有机奶。我当时出来准备创业,带着一帮人要做这个事。有些同行跟我讲,在中国现有阶段和条件下,中国人不可能生产出有机牛奶。他们为什么这么说呢?

  首先,有机食品,在全世界范围内,以欧盟的标准为最高标准。在创业之初,我们对标的就是欧盟的标准。那么首先是要找到一块地,这块地需要具备无任何污染的条件,包括水、空气、土壤,都不能有污染,同时要求这块地周围的隔离带至少要达到九公里。这块地很难找,但是我们最终找到了乌兰布和沙漠。

  那么,找到了这块地,要想真正创造“有机”的条件,就要实现牧草不上化肥、不上农药、没有转基因这几条,当时,大家不相信我们能做到。

  除此之外,还要创造舒适的奶牛饲养条件,实现奶牛的生活福利。传统的奶牛养殖,通常是在条件不堪入目的普通的牛圈里。但有机奶牛养殖的规范和要求标准都很高,不仅是出于爱护、保护动物的目的,更主要的是奶牛生活条件的提高,是好的牛奶产出的条件之一。到处都是污染源的环境,势必会造成牛奶原料的污染。所以一些专业人士认为,中国没有生产有机牛奶的条件。

  建基础设施、立欧盟标准

  真金白银的付出

  那么,面对这么多的挑战,我们怎么办?在短短七年的时间里,企业是怎么发展起来,并在五年内就实现了上市的呢?

  因为我们找到的基地地处沙漠,除了饲养本身,首先在沙漠中,要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第一步就是防沙治沙,种草种树。我们的基地处于黄河与贺兰山脉之间,从西部吹过来的风在我们这里形成了咽喉地带,我们称之为沙漠走廊。我们在这个沙漠走廊种植了8000万棵树,建立起了防沙林带。这七年来,圣牧在沙漠中投入的真金白银,仅从我手里批出去的资金就超过75亿人民币。这其中,投入于沙漠治理方面的,包括防沙林带的投入、包括六百平方公里的沙漠草地,还包括近百公里的道路以及道路上的水、电建设等,就超过20亿人民币;另外,我们目前一共有八万多头牛,在每一万亩沙漠土地上配置一个现代化牧场,加上牛舍等配套设备以及员工生活设施建设的投入,平均到每一头牛是500元钱,加在一起,累计是40多亿;另外我们还建成了现代化的加工生产基地,这一块的投入也有十多亿。其它还有一些流动性的'投资,总规模是非常大的。

  优质奶源要解决的五大问题

  做了这么大的投资,就可以实现有机奶源的生产了吗?

  首先,我们找到了乌兰布和沙漠,这块地符合无污染的条件。在沙漠里,阳光照射在细干沙上,天然的物理环境几乎是无菌的。奶牛躺卧的沙漠床无菌,它感染乳腺炎的机率就非常小。有一个指标叫体细胞,即奶牛体内的病菌细胞含量。在没有感染乳腺炎的情况下,体细胞含量非常小,我们的标准是在10000以内,而欧盟的标准是40万。细菌标准也是一样的。

  第二,我们满足了50公里隔离带的要求。从磴口县出发经川沙公路进入我们的基地,中间有50公里的不毛之地,叫沙漠隔离带。隔离带解决了疫情防疫和病虫害问题,解决了农药和抗生素的问题。

  第三,我们实行了种养结合,种的草直接用于养牛,牛粪直接还田,解决了有机肥的供给问题。

  第四,因为这里紧靠着黄河,也正属于国家规划的泄洪区,每年有一亿多立方米的水要泄到沙漠里。我们从泄洪区打了二十多公里的地下管道,把水引到了我们种植和养殖基地,又解决了水的需求问题。

  第五,这些问题解决了,还要有有机饲草料基地,还要保证有机饲草料基地的产量。

  国家权威认证机构根据你有机饲草料的产量来确定给你认证多少头有机奶牛。比如我们有76520头牛,每头牛都取得了认证。然后,我们的每一包牛奶都有国家认证认监委员会发出的一个有机码,你的有机奶的产量与这些有机码的数量是相对应的。假如企业想多生产一杯有机奶,但是取得不了认证委员会下发的编号,那么你再以有机奶的名义去卖就是违法的,所以控制得比较严格。

  那么我们利用七年多的时间,种了八千多万棵防沙树,解决了风沙问题,解决了水源问题,建设了20万亩绿地,即一百多万平方公里的饲草种植基地。在这个基础上,我们认证奶牛的头数是72000多头牛,还有四五千头小牛,还没有去认证。

  防沙治沙,既是基础,也是结果

  我们国家的治沙工作搞了的六十年的时间,沙漠治理没有得到解决,为什么我们七年就基本把这一带的沙漠治理解决了呢?因为为了造牛奶,我们就得追溯到养牛的过程。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呢?我们算了一笔帐,如果全国每人一天喝一杯我们的奶,一年360天大概需要消耗的牛奶是70多公斤。为了产出这70公斤有机奶,我们就需要在这里种六十平方米的绿地,12棵绿树。公司要发展,产业要发展,就必须要带动治沙产业的发展。我们的治沙方法与过去传统治沙方法相比较,效率要提高九到十倍。为什么这么高?过去的治沙,就是到了春季,国家动员机关干部和学生到沙漠里去种树,种完之后,大家就打道回府,不再有人管了,所以成活率很低,大概只有8%左右。而我们在种树之后,还要养牛种草,就要留下一大批人。我们在基地的人手,仅仅是护林种树的团队大概就要超过七八百人,保证树木不能被风沙吹倒了,还要浇水、施肥,因为有专业人员的养护,我们防沙林的成活率大约可达到95%以上,效率是比较高的。

  快速发展,规模扩张

  绿色与共享

  所以,我们的整个产业就是选址—植树—种草—养牛—最后产出有机牛奶的这么一个过程。种养结合、生态建设的产业模式比传统产业模式有了很大提高,发展得也比较快,已经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有机牛奶的生产基地。我们去年的销售产值为31亿,今年如果可以把产出的有机奶真正生产和加工出来,预计可达到50亿的销售收入。现在,圣牧公司在世界范围内,是生产有机乳品品相最全的一个企业。虽然儿童奶、酸奶到处都是,但是,有机的儿童奶、有机酸奶别人是没有的。

  有机奶,在国内少,在国外也少。因为我们整个的产业链都保证达到欧盟的标准,因此,一些原来去国外采购奶制品的客户的,现在也改为选择我们的品牌了。包括很多外国人到我们这里来考察。我们2014年在香港上市,上市的次日,达能下面的一个投资机构就到我们那里考察有机牛奶。他走遍了全世界,一共考察了两年多,针对我们就调研了一年半,最终确认我们的牛奶确实是超过了欧盟标准,决定在我们的生产基地投资两亿美金,建设一个有机儿童乳品的加工基地。现在他们已经投入建设,明年这个时间可以投产,预计的加工生产能力大概达到每天七百吨。

  并且在这七年来,我们也快速整合了周边资源,带动了近两万多户农民参与到我们的产业链之中,实现共同致富。回过头来看,从我们选择了这样一条路是选对了,符合国家提倡的绿色发展、共享发展的理念。

  发展三阶段

  圣牧在发展过程中,先后经过了三个阶段,包括资源整合、资本积累和资本扩张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初创时期,我们采取集资的方式,一共集了2.6亿人民币,其中,我本人拿出了1200万。当时,我们正好抓住了乳业发展的高潮期,在呼和浩特市首先做非有机的奶牛养殖。这是一个挣“快钱”的项目,第一年就挣了近3000万。同时,银行又给我们增加了1.5亿的信贷,我们自己又做了一次股本融资,从而迅速实现了第一阶段的飞跃,做了第一次扩张;

  第二阶段,我们引进了产业资本,比如蒙牛乳业也给了我们投资。还有一些财务资本,这些资本,从非主流产业挣的钱直接投入到我们的主流产业中去,实现了第二次扩张。这次扩张也让我们得到了五到六个亿的融资;

  第三个阶段,在圣牧上市前,我们的有机产业已经初具规模了,引进了大概有8个多亿的风投,银行贷款也配套了8个多亿,实现了发展三级跳。

  那么在圣牧上市以后,我们又迎来了快速发展期。反观圣牧的发展之路,可以说取得了一些成就。但如果我们当初的战略定位和战略规划错了,即便拿到了大笔的融资,最后也会有花尽的一天。同时,如果我们战略对了,但是我们的融资策略无效,项目也可能半路夭折。因此,总的来说,圣牧的成功,应该得益于我们战略定位和融资策略的高度契合,得益于我们抓住了机遇,实现了资本发展和资源组合的规模扩张。

赞助推荐

#第三方统计代码(模版变量)